科普 | “砼”的由来 -ag旗舰平台尊龙

news
news 新闻详情
日期: 2022-06-08
浏览次数: 186

科普 | “砼”的由来

 

混凝土通常是指水泥、沙、石子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拌合后硬化而成的建筑材料。

砼(tóng)的唯一含义则是混凝土。而“砼”字的发明作用更是了得,因为它在许多场合下可以替代“混凝土”,起到了一个字顶三个字的巨大作用。

 

“砼”字的发明人叫蔡方荫,是一位早年的清华学子。他在1953年发明了“砼”字,很快便在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中得到推广。他设计的“砼”字,巧妙且简单易懂。把“砼”拆开来看,是“人,工,石”,表示混凝土是人造石。在1955年,由中国科学院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土木工程的书刊中。在198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同用的法定地位,成为我国工程专用字。

 

现如今,“砼”的定义是由石子、沙子、水泥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搅拌而成的拌合物,浇筑在所需形体的模板内,捣实,经凝结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同时,相关的比如罐车叫砼车也是处于这个原因。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需要填写混凝土这个名词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同时它也会出现在各个文件中,那么用“砼”代替“混凝土”就更加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了。“砼”字的发明,充分体现了前辈们的殷实智慧,“砼”字的使用,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善学多思。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ag旗舰平台尊龙删除,谢谢。


x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5

电话号码管理

  • 0532-58099990
6

二维码管理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