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收缩的分类
混凝土收缩是指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体积缩小。混凝土的收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塑性收缩。这是由于混凝土终凝前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的体积减缩的现象。塑性收缩又称为凝缩,凝缩的大小大约是水泥绝对体积的1%,随着混凝土的用水量、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
2. 温度收缩。这是混凝土由于温度下降而发生的收缩变形。温度收缩又称为冷缩,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
3. 碳化收缩。这是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物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碳化收缩的速度取决于混凝土的含水率、环境相对湿度和构件的尺寸。碳化收缩相对发展的比较晚,而且一般只局限于混凝土表面。
4. 自生收缩。这是指混凝土在密封条件下,因水泥水化反应而产生的自身体积变形。干燥收缩则是混凝土暴露在空气中时因为空隙水散失而引起的体积变形。我们一般所说的收缩是指两者之和,即全收缩。
而影响混凝土收缩与膨胀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水泥标高越高,用量越多,水灰比越大,收缩则越大;二是骨料的弹性模量大,收缩则越小;三是养护条件好,在硬结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周围环境湿度大,收缩则越小;四是混凝土振捣密实,收缩则越小;五是构件的体表比越大,收缩则越小。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ag旗舰平台尊龙删除,谢谢。